引言
Cango Inc. 2025年9月的比特币生产与矿业运营数据呈现出“产量小幅下滑但整体实力增强”的混合信号:当月生产比特币616.6枚,较8月的663.7枚下降;平均日产量从21.41枚降至20.55枚;但公司比特币持有量在9月底达到5,810枚,高于8月底的5,193.4枚;部署算力维持在50 EH/s,运营算力从43.74 EH/s提升至44.85 EH/s,运营算力比率约89.7%。结合公司第二季度财务表现与战略调整(包括中国资产剥离及向美元报表货币转换计划),本报告对上述数据进行系统解析,评估运营与财务健康状况,剖析向高性能计算(HPC)延展的可行性,并给出可执行建议和风险对策。
运营数据概览
– 产量:2025年9月产出616.6枚,比8月的663.7枚减少47.1枚,环比下降约7.1%。
– 平均日产量:由8月的21.41枚降至9月的20.55枚,日产均值下降约4.0%。
– 持币规模:9月底持有比特币5,810枚,较8月底的5,193.4枚增加616.6枚(与当月产量一致,表明当月未全部售出)。
– 算力:部署算力50 EH/s,运营算力由43.74 EH/s升至44.85 EH/s,运营算力比率提升至约89.7%。
这些数据反映出公司在设备部署规模上保持稳定,同时通过提高设备在线率或运维效率,逐步提升实际产出能力。但月度产量下滑提示挖矿产出仍受网络难度波动、单机性能退化或短期运维事件影响。
算力与运营效率分析
部署算力(50 EH/s)体现公司拥有的装机规模与资本投入体量;运营算力(44.85 EH/s)则代表实际参与挖矿的有效算力。两者的差距主要来自设备维护停机、运维调度、物流或供电问题。当前运营算力占比约89.7%,在行业内属于较高水平,说明设备利用率和机房稳定性得到改善。
运营算力从43.74 EH/s上升到44.85 EH/s,表明:
– 矿机调配或维护效率提升,故障率下降;
– 可能有新矿机陆续投入运营或已有机器由备用转为在线;
– 能源调度和冷排能力得到优化,提高了上限可用算力。
虽然运营算力提升,但9月产量仍下降,暗示其他影响因素:
– 比特币网络难度短期上升,导致单位算力产出下降;
– 部分设备尚未达到最优挖矿效率(固件、散热或电源问题);
– 矿机能效退化或存在地域性电费/供电限制。
建议持续监测算力利用率、节点级别故障率与单位算力产出(月均BTC/EH),并建立按机型、机房的产能仪表盘以快速定位瓶颈。
产量与库存变动解析
9月未将当月全部产出的616.6枚出售,导致持币从5,193.4枚上升至5,810枚,体现出公司在策略层面选择了“增持”而非全部变现。这一行为可能基于以下考虑:
– 市场判断:期待长期价格上行以获取更高的资本利得;
– 账务与税务优化:持币策略可带来资产负债表上的现金等价物或库存增值空间;
– 自给自足与风险对冲:保留一定规模比特币以抵御市场波动或作为战略储备。
保有策略带来的好处是放大利润弹性,但也使公司面临更直接的价格波动暴露。建议建立分层销售与对冲策略:对流动性要求较高的部分采取阶段性卖出或期货对冲,对战略持有部分设定明确的持有期限和触发条件。
财务表现与成本结构评估
– 2025年第二季度:挖矿业务收入约1.38亿美元,调整后EBITDA约9910万美元,显示出较高的毛利生成能力。
– 平均每枚比特币挖矿成本(不含矿机折旧):83,091美元;全成本(含折旧):98,636美元。
从成本端看:
– 若不含折旧成本,单位成本83,091美元反映运营性现金成本(电费、人力、维护等);全成本98,636美元则将折旧计入,反映设备资本摊销后的真实成本。两类成本用于不同决策场景:短期现金流管理以不含折旧成本为主,长期盈利能力与资本回收需参考全成本。
– EBITDA水平(约9,910万美元)与收入比例表明运营利润率较高,但仍受比特币价格波动影响。公司若持续采取“持币”策略,利润实现将更多依赖未来市场价格。
建议进行情景化的利润与现金流模拟(不同比特币价格、难度上升、能源价格变化情境),并基于模拟结果调整资本开支与持币比例。
战略调整与流动性改善
– 中国资产剥离(2025年5月):带来3.52亿美元现金,增强公司短期流动性与资本灵活性,同时降低监管及地域运营风险集中度。
– 报表货币由人民币切换为美元(自2025年第三季度起):更符合其国际化营收结构,有助于海外投资者理解公司表现,并降低汇率波动对业绩的报表影响。
流动性方面,3.52亿美元现金储备为公司在矿机升级、HPC投资或市场波动中提供缓冲。但需注意资本配置优先级:矿机折旧快、技术迭代速度高,增购矿机须权衡ROI;HPC布局需控制早期资本投入节奏,以避免过度分散财务资源。
未来发展方向:高性能计算(HPC)战略评估
Cango提出以全球化布局与轻资产模式拓展HPC业务,潜在优势与挑战如下:
优势
– 基础设施复用:现有机房、供电与冷却经验可用于HPC机群部署,降低边际成本。
– 客户与市场:AI训练、科学计算、基因组学等领域对HPC需求强劲,为公司打开新的营收渠道。
– 资产灵活性:采取轻资产(托管、合作)模式可降低固定成本与技术风险。
挑战
– 市场竞争激烈,云服务巨头与专业HPC厂商具备先发客户与技术积累。
– 技术门槛高,需长期投入研发或建立生态化合作(如与AI企业、科研机构合作)。
– 收益模式与矿业截然不同,需建立新的销售、运维与定价体系。
建议采取分阶段推进策略:先通过小规模试点项目验证运维能力与商业模式(例如与AI训练任务承包或GPU托管服务合作),优化定价与服务后逐步放量;并在财务与运营界面设置独立核算,防止业务互相掣肘。
风险与应对措施
主要风险:
– 比特币价格剧烈波动:影响持币资产价值与盈利实现。
– 网络难度与挖矿收益下降:长期难度上升会压缩单位算力产出。
– 能源成本上升或供电不稳定:直接影响边际成本与运营算力。
– 硬件折旧与技术迭代:新一代矿机效率提高,旧设备贬值加速。
– 监管不确定性:全球不同地区的加密资产与矿业监管趋严可能限制运营。
应对措施:
– 建立多层次风险管理体系,包括价格对冲、流动性缓冲与CAPEX灵活化。
– 优化电力采购,签订长期优惠电价或寻求可再生能源合作,降低能耗成本波动暴露。
– 推行设备更新计划与退役机制,设置按机型的经济寿命判断,避免在效率明显低于新机的情况下继续运营。
– 分散地域与业务(HPC、托管)以降低单一市场的政策与能源风险。
可执行建议与行动计划
结论
Cango在2025年9月呈现出“产量小幅回落但整体实力稳健”的特征:部署算力规模保持,运营算力与在线率上升,持币规模显著增加,且通过剥离中国资产增强了流动性并为国际化报表奠定基础。公司在挖矿业务上保持较高的EBITDA水平,但单枚比特币的全成本已接近十万美元级别,决策需要在持币增值与即时变现之间取得平衡。向HPC延展提供了可观的长线增长机会,但应采取稳健的试点化推进策略、强化风险管理与财务情景规划。通过提升算力利用率、优化能源采购、制定分层的财务与对冲策略,并以小步快跑的方式验证HPC商业模式,Cango有望在保持其挖矿核心竞争力的同时,成功实现业务多元化与长期价值提升。
資料來源:
Powered By YOHO AI